1942年,有一次看似平常的行动,意外改变了战局——我军用普通野炮击落了一架日军飞机,机上正好坐着一名高级将领,从而间接挫败了日军的一项重大计划。
事情发生在大别山游击战期间。那天阳光明媚,桂军48军138师412团3营9连的连长看着晒得发亮的天空,随口吩咐几名炮兵去把久未使用的大炮擦一擦,别让铁件生锈。由于我方空军薄弱,野外作战时大炮往往承担起防空的任务,这话一出,士兵们都高兴地把每门炮擦得锃亮。
连长又允许他们顺手检查弹药,但强调没有命令不能开炮。几个炮兵一边擦弹一边闹着玩,忽然发现有发潮的炮弹。连长把情况上报团部后,团长要求用两发试射来检验弹药是否可靠。正当大家准备试射时,远处天空传来飞机轰鸣,一架低空掠过的飞机带着日本国旗出现在视野中。
展开剩余73%士兵们气愤地喊着,连长也果断下令开炮,命中敌机是唯一选择。尽管大家并不太指望普通炮弹能击中高速飞行的目标,尤其是弹药刚刚被怀疑有问题,但炮兵们还是迅速调整角度、装填、开火。令人惊讶的是,炮弹命中了飞机,飞机在不远处山谷里翻滚坠落,冒出浓浓黑烟。
部队赶到坠机地点,发现机上乘员伤亡惨重:其中一名胖乎乎、穿着厚实军装的高级将领被炸成数段,其他人也难以辨认。日军随后散发传单、四处寻找失踪将领的下落,直到我军发现传单并辨认,才确认被击落的正是冢田攻。
冢田攻生于1886年,出身士官学校,历任参谋、联队长、军务官等要职,逐步在侵华战争的高层中占据重要位置。1937年及其前后,他在进攻上海、组织华中方面军、并推动攻占南京等行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。在上海失守后,他主张迅速攻占南京,并且参与制定了对南京大规模扫荡和屠杀的作战纲要,南京大屠杀中有大量暴行可归咎于当时的日军高层决策者之一。冢田攻身为高级将领,其行径和决策在历史中留下了极其严重的罪行。
1942年12月17日,日军在南京召开高级将领会议,讨论由冢田攻率第11军执行所谓“5号作战计划”,目标直指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和延安——一旦该计划得逞,中国的战略后方将遭受巨大威胁。会议散后,冢田攻乘军用专机返武汉,飞机在大别山上空因天气和地形低飞时遭野炮击中,冢田攻当场遇难。由于他的死亡,“5号作战计划”被迫搁置,重庆和延安因此脱离了一次直接进攻的威胁。
这次事件表面上看像是一次偶然的击落,但其重要性不容低估:一门看似普通的野炮和连长与炮兵们的果断行动,改变了敌方的行动轨迹,间接保护了中国的重要后方城市。击毙冢田攻的那门大炮后来被保存进抗日纪念馆,作为当年英勇事迹的实物见证。
那段历史充满血与泪,无数先辈为了保家卫国前赴后继,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。铭记历史,不忘国耻,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。
发布于:天津市